实务解析 | 从南昌市“2.09案件”浅谈第三方交易平台该如何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监管效率
发布时间:2024-11-06
2024年9月26日,中纪委国家监委发文《整治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腐败 营造风清气正招投标环境》,文章中强调了整治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腐败的重要性,并指出要通过一系列措施,对招投标领域的关键环节领导干部、招标代理公司、投标供应商、评审专家及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进行全面的腐败案例分析和整治。
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作为招投标活动的关键场所,其腐败问题一直是整治的重点。对于评标专家的监管,中纪委国家监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旨在扫除监督中的“灰色地带”,确保评标的公正性。在实践形态中,评标专家的随机抽取过程可能存在泄露信息的风险,交易中心人员可能会利用职务便利进行不正当操作。因此,中纪委国家监委要求加强评标现场的监督和管理,确保评标过程的公正性。
另外,中纪委国家监委还提出了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提升监管效率,通过智能监管平台及时发现和预防腐败行为。如:为解决本地专家“熟面孔”“圈子小”“易围猎”等风险,湖北省推动实施“远程异地评标”模式。通过优质专家资源的跨地区、跨行业共享,破除本地专家固化壁垒,提升了评标质量和公正性,对招投标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行实时预警,有效提升了监管的精准度。
以南昌市“2.09”招投标系列案件为例,评标专家信息被泄露、现场监督不实、交易秩序混乱,交易过程存在监管盲区等都将是招投标领域腐败问题所在。
该系列案件不仅揭示了评标过程中的腐败行为,也暴露了监管的严重缺失。非法获利行为更是直接损害了国家利益和公共资源交易的公正性。本文将针对南昌“2.09”案件所反映出的腐败问题,探讨精彩纵横是如何创新招投标数字化监管方式,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监管效率,推动招投标领域系统治理,促进行政监督部门加快推进智慧监管,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。
一、以大数据赋能,精准施治“围标串标”
精彩纵横作为一家以“招标采购+互联网+大数据”为核心的科技公司,积极推动建设江西省国有企业采购交易服务平台和云采购平台,平台围绕“招、投、开、评、定”五大主要交易环节,通过技术手段全面实现交易过程线上化,并助力实现由“人盯人”见证模式到“数字化”见证模式的创新。
创新打造的数字化交易模式,借助“大数据”对招投标海量数据中蕴藏着的各种规律进行分析研判。如:从主体关系分析、价格分析、异常行为数据分析、硬件设备分析等多个维度对招投标活动进行深度分析、预警和监测,研判推送异常预警,“围标串标”将无所遁形。
二、创新现场管理手段,严把专家入口关
构建不见面开评标、不见面支付、不人工参与等“三不”交易现场管理体系,维护现场公平公正。将专家管理系统与评审费在线支付系统深度融合,实现了专家抽取、信息推送、评审费用支付的全流程密闭管理。
尤其在针对评标专家的日常管理措施上,精彩纵横云采购平台以“互联网”赋能,从制度、管理、监督及信息化建设等多方面入手,构建一套科学、高效、严密的评标专家管理体系,实现评标专家资格认定、入库、考核等全过程数字化管理。比如:平台具有专家随机抽取系统和自动通知系统,同时将专家管理系统和专家随机抽取系统紧密结合,避免了传统抽取办法存在的抽取机会不均等、抽取与通知分开执行、随机算法不科学、恶意指定不公平、人为干预多、保密程度差等缺点,确保了抽取过程的随机性、公平性、公正性、有效性和权威性。
三、强化监管协同,改进监管方式
针对招标投标监管方面薄弱环节,精彩纵横创新数字化监管方式,建立并完善智慧监管平台功能,以技术赋能,构建“互联网+大数据监管”模式,推动现场监管向全流程数字化监管转变。
智慧监管平台结合大数据技术和可视化技术,打通数据隔阂,将不同来源数据融合汇总,并进行可视化呈现,提供对招标、非招标方式采购项目的实时监管、进度风险监管、实时智能预警、快速定位项目隐患,及时叫停风险项目,从而降低监管成本、提升监管效能和风险防控能力,建成全流程可监控、全过程可追溯、全风险可预警、全维护可视化的在线综合监管体系。具体体现在:
(一)采购过程监督
1.实时性:监管平台可以实时反馈项目进度情况,监管机构可以第一时间了解采购细节。
2.完整性:监管平台的数据涵盖采购全过程,确保数据和相关资料的完整不遗漏。
3.真实性:监管平台的数据都是由正式交易产生的,全过程留痕,无法篡改。
(二)市场主体监督
可查询供应商投标概况,涉及风险概况;根据工商、司法、行政、投标记录等综合数据形成供应商画像,可全面了解供应商基本信息、股权关系、重要人员、实控人、开庭公告、被执行人相关信息,以及投标单位在平台投标记录、风险记录、关系图谱等。
(三)风险治理
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,分析处置各类风险,建立实时监管“报警点”和数据监管“流程链”,根据采购流程特点,定义程序风险、投标风险、评标风险、报价风险、关联风险五大风险共145项风险点、三大风险等级、五大风险分类,实现从发布公告到结果公示的“全程监控”,确保事前、事中、事后全方位监管覆盖。